白居二成交創新低 居屋也需要壓炒風

撰文:湯文詩
出版:更新:

房屋委員會近日回應本地傳媒的查詢,指出對上一期「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」(「白居二」)截至今年7月底成功購入單位僅得約2,000宗,僅佔整體4,500個名額的不足一半。由於當局發出的「購買資格證明書」存在一年有效期時間限制,意味着這期計劃可能有很多人在攪珠中籤及揀選單位後,最終並無完成交易。

「白居二」始於2012年,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宣布容許名符合「白表」資格人士在居屋第二市場購買未補價單位,其後房委會在2013年及2015年先後為此推出了兩輪臨時計劃。到2017年,繼任行政長官的林鄭月娥決定進一步將計劃恆常化,因此其後除了新冠疫情肆虐的2021年外都有推出年度「白居二」計劃,近幾年更加吸引了逾10萬宗申請。

白居二的攪珠結果,圖為所有中籤號碼的排序。(房委會直播截圖)

奇怪的是,儘管「白居二」計劃的申請反應相當踴躍,後續完成交易比例似乎卻又跟此不太匹配。像2015年與2018年兩期計劃,最終完成交易比例分別高達64.64%和56.72%,但是近來的2019年與2020年兩期計劃,至今完成交易宗數比例依然不足一半,最新數字更是再創新低,這種情況跟申請人數反映出來的熱烈需求形成很大對比。

交易減少存在制度原因

近幾年的社會動亂、新冠疫情以及經濟衰退,難免對「白居二」單位交易產生一定影響,不過除了這些新近因素之外,有關現象背後可能還有更長遠的制度原因:那就是房委會為居屋單位提供的按揭貸款保證期僅及首次轉讓起計30年,而銀行及財務機構批出「白居二」交易按揭時,也因此一般採用30年減去樓齡作為衡量按揭還款期的標準。

偏偏由於當局曾在20年前的2002年停建居屋,加上近年祭出各種限制轉售新居屋的措施,所以實際能夠在第二市場流轉的單位,必然便以按揭貸款保證期及還款期較短的老舊單位為主。今年6月,前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就向立法會議員表示,居屋未補價單位裏剩餘保證期在10年或以下的約有76,000個,亦即超過七成之多。

按揭貸款保證期和還款期較短的居屋單位,自然會讓買家需要承受較大風險。常見情況就是銀行往往在房委會保證到期時將成數下調,並且要求買家按照當下樓價補回差額;至於那些超過30年樓齡、無房委會保證的單位,銀行弓般更只提供六成以下按揭,並且要求進行壓力測試。對設有入息、資產限制的「白居二」申請者來說,以上問題都帶來難以負擔的壓力。

據了解,有21%的「白居二」買家,其每月按揭還款額,竟佔其入息比例一半或以上。(資料圖片)

炒價過高才是問題根源

然而,相對於房委會保證期與銀行按揭安排,「白居二」中選者放棄購買資格的根本原因,恐怕還是有關單位樓價持續飆升、高企不下。翻看居屋第二市場成交記錄,可以看到許多未補價單位的呎價已經達到5位數;假若再計回補價折扣率,個別案例實際呎價甚至能夠衝到2、3萬元,超越同區私樓水平。如果單位基礎價格水平不是高得如此難以負擔,首期成數高低與按揭還款期其實都不會構成很大影響。

根據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公共及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編製的《都會居屋價格指數》,居屋第二市場單位交易價格指數從2006年1月的38.85,急增至今年7月的189.95,其間升幅高達4.9倍,跑贏同期差餉物業估價署統計二手私人住宅單位售價指數升幅的4.1倍,以及中原樓價指數估算二手私人住宅樓價升幅的3.4倍。

無論「白居二」、整個第二市場抑或是資助房屋,理應都是讓有需要的市民以可負擔價格來自置物業居住,但特區政府、社會各界後來似乎都默認它是幫助「累積財富」,逐步失卻政策原意。為了讓它們能重回正軌,房委會短期內應該檢視延長保證期、增加「白居二」成功交易機會,同時又得考慮完全將第二市場與公開市場分割開來,穩定未補價居屋單位的價格走勢,別讓它再充當炒樓階梯的第一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