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股成交連續兩周少於千億 基金界揭乾塘原因 恒指變「雙失」

撰文:古美儀
出版:更新:

港股踏入8月業績期,不但未見以往「炒業績」的熱烈氣氛;反而愈見冷清,恒指長期在20000點樓下橫行,不論是點數波幅,抑或是成交金額,都突顯港股「乾塘」慘況。港股成交額連續15日不足1,000億元,情況為多年罕見。

除了受到中美政治角力、內地經濟不振、美國加息令資金收緊、港息抽高等當前因素外,基金界也回顧了近兩年港股市場重大變革,包括恒指世紀改革、港股印花稅「加碼」等結構性因素,勾勒出三大令港股埋下成交積弱的原因。

今年以來港股成交「陰亁」,在7月份跌至近1000億元,8月份更連續兩周日均不足1000億元。(港交所資料)

台海衝突後 港股成交「陰乾」

回看過去半年,港股其實並非如當前一蹶不振。恒指自今年3月份,跌至六年低位18000點後,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主持金融委會議上揚言「力保經濟」,曾刺激港股以一天3,000億極大成交,築起市場所謂的「劉鶴底」,更在6月份,向上發力嘗試突破,當時炒上的理由,是憧憬上海解封後經濟復甦,刺激恒指一度重上22000點。

翻查港交所成交數據,可見6月港股成交轉旺,日均成交達1,500億元以上,也出現所謂「東升西降」現況,而非現時「一潭死水」。

然而,升市動力一瞬即逝,中國經濟復甦不似預期,至7月多個數據反映經濟「死火」,例如反映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新增社會融資數字跌至六年新低;製造業數據又重陷衰退。雪上加霜的是,本月初台海衝突,反映中美政治角力加劇,觸發外資對中資股更有戒心,港股連剩餘的動力都迅間消退,成交「陰乾」式下挫。截止本周二(23日),大市成交連續15日不足1,000億元,最差一日成交僅得700餘億元,是今年5月初以來最弱成交。

截止本周二(23日),大市成交連續15日不足1,000億元。﹙資料圖片﹚

基金界力數三大元兇

對於港股成交奇差,兩位基金經理不約而同直指,明顯是受到地緣政治及內地政策因素影響。馬山資本董事總經理林子傑指出,中美政治角力加劇,加上內房債務問題,已經持續困擾市場超過一年,但仍未有政策得以有效解決,最憂慮內地「爛尾樓」的問題會否惡化。

除了宏觀因素外,基金經理亦點出三大結構性因素,令到港股成交每下愈況。

元兇一:恒指派息及增長潛力「雙失」

第一個原因與恒指公司的世紀改革有關。恒指公司近年積極改革,在2020年宣布將同股不同權公司及第二上市公司納入藍籌股;在2021年落實半世紀以來最大改革,將藍籌股數目增加至80隻。期望為「誕生」逾50年的旗艦恒生指數,注入新氣象。

不過,最終事與願違,利達資產管理的基金經理及合伙人黃耀宗認為,現時恒指反淪為四不像,論増長及創新不及美股納指;論收息,現時藍籌股股息率反而比以前更差。

以往,藍籌股多屬傳統經濟「價值股」,例如大笨象滙豐﹙0005﹚、地產股等的天下,這批股份的是體積大,增長不高但派息穩定。

不過,自從2020年起,恒指公司擴大選股範疇後,新增了一批科網龍頭股,例如美團﹙3690﹚、阿里巴巴﹙9988﹚及京東(9618)等,這批股份特性是傾向不派息或派低息,將「子彈」留在上市公司謀發展。結果是造成整體恒指成分股的股息率明顯下跌(參看下圖)。雪上加霜的是,適逢內地對科網平台的「強監管」,因此,納入科網股為藍籌,不但未能為恒指添增長「動力」;更令到恒指的固有特息——「派息穩定」的優勢亦消失。

翻查過去五年恒指成分股的股息率可見,當初在2018年至2019年期間,恒指的股息率長期處於3.4厘高位以上,不過恒指世紀改革後,股息優勢不再。(彭博截圖)

翻查過去五年恒指成分股的股息率可見,當初在2018年至2019年期間,恒指的股息率長期處於3.4厘高位以上,有時甚至超過3.8厘。單計收息回報,吸引力直逼政府銀債。當時不少保守投資者,皆會買「盈富基金」自製收息倉。

不過,情況到2020年恒指改革後明顯逆轉,藍籌股股息率不但逐步跌穿3厘,低位更跌至見2.2厘,雖然股息率下跌,與當時股價炒高亦有一定關係,不過,論及核心原因,仍然是恒指公司選股出現「結構性」改革。

黃耀宗:「諗唔到有咩值得撈底!」

黃耀宗接受訪問時指出,恒指公司的「初心」,是希望擴大藍籌選股範疇,為恒指添「活力及增長力」;不過最後時與願遺,藍籌新貴股多遇上「質變」。不但做唔到增長,反而拖低了恒指本來的收息優點。他解釋指:「現時恒指冇左股息的優勢,但又做唔到「高增長」的指數,變成四不像。」

恒指是港股的旗艦指數,藍籌股優勢不再,即使近期恒指現時已經處六年多低位,當問及投資者應否趁低「儲貨」,他亦苦笑指:「諗唔到有咩值得撈底!」,因為買股票就是要看增長,現時整體港股欠缺增長前景下,寧可「轉場」,趁美股調整時低吸增長股。

利達LW基金經理及合夥人黃耀宗指,現時恒指冇左股息的優點,但又做唔到「高增長」的指數,變成四不像。(粱鵬威攝)

元兇二:印花稅加碼 成交高位跌近30%

除了港股旗艦恒指的「結構轉變」外,兩位基金經理異口同聲指出,去年8月港股印花稅加碼,亦是港股成交低迷的原因。

在一年前政府為開源,決定正式上調股票印花稅三成,買賣雙方各支付0.13%。不過,據港交所數據顯示,去年上半年尚未上調股票印花稅,本港證券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1,882億元;今年上半年,則明顯「縮水」,跌至1,367.7億元,跌幅逾兩成七。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,7月港股日均成交額僅1,085億元,按月跌28%,去年同期則有1,843億元,按年大跌41%。

黃耀宗指出,印花稅推高交易成本,以往市旺,投資者尚會認為「分少少(俾政府)有咩所謂」;不過現時市況逆轉,印花稅進一步削減基金入市意願。

林子傑認為,提高印花稅後,交易成本的上升令部份短期交易策略的利潤受到蠶食。加上現時港股市場,深受中美政治角力、以及內房債務危機因素困擾,令港股的吸引力下降。

馬山資本董事總經理林子傑表示,一般散戶沒有借貨沽空的門路,寧可不交易持有現金,機構投資者亦因為沽空借貨成本昂貴,而不容易執行短倉策略。(受訪者提供)

元兇三:港股沽空難度高 投資者寧持現金

另一方面,他亦坦言,投資者即使眼見大市不利因素多,希望沽空獲利,一般散戶沒有借貨沽空的門路,寧可不交易持有現金,機構投資者亦因為沽空借貨成本昂貴而不容易執行短倉策略。

在香港交易的期權(除了個別科網股)的流通量不足,買賣差價(spread)往往很大,市場深度較美股市場相形見拙,靈敏度不足。

即使是大戶常用的恒指期貨,亦要面對現時市場流通量不足的問題。因此,在欠缺有效及流通量足夠的衍生工具之下,投資者寧可減少操作,港股進一步「陰乾」。